第七章 破釜沉舟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懦夫;放弃不能放弃的,是勇敢;放弃应该放弃的,是睿智——人的生存,总得要有希望的,没有希望的心田,当然就会成为寸草不生的荒地。
信函寄到废品站
要在当今中国这特殊的土地上打官司,按周兴和的说法,每打一个官司,其艰难辛苦的程度,绝不亚于登一回珠穆朗玛峰。
在公司的生产经营基本恢复后,周兴和面对肆无忌惮侵害他公司利益的行为,实在是义愤填膺忍无可忍,他是像当年林教头雪夜之中,无路可走被逼上梁山的。他何尝不知道,打官司所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所受的窝囊气,都不能是简单用金钱来计算的。退一万步讲,就算你打赢了官司,杀人三千,可也要自损八百呀!这就有点像进赌场一样,赌来赌去,赌徒们没有一个是赢家,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开赌场的老板。何况,周兴和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和人扯皮扯筋,他觉得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应该放在产品的发明和推广上,放在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上来——但,没有办法,有些强势的部门强势的人,实在是欺人太甚呀!
面对这些强势的部门强势的人,周兴和敢于向他们挑战。
2002年5月,星河公司办公室许主任突然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打来电话的是某市邮政局一位内部职工,他告诉许主任一个惊人的秘密:他们交给邮政局的发送的商业信函,几乎都没盖邮政局的邮戳,一车一车全部当成废品卖掉了!
“这,怎么可能呢?”周兴和听完许主任的汇报,他根本不相信这件事情,“这恐怕是邮政局内部的职工对他们领导有意见,故意在外面坏他们领导的名声吧。”
“我看不是,那个人打电话的口气非常肯定,说以他的人格和职业道德作保证。”
“这不可能。”周兴和依然肯定地说,“几千年来,最讲诚信的就是干邮政这行,谁敢那样干,除非吃了豹子胆。”
“我看……”许主任迟疑了一下,“是不是叫人查问一下?”
“根本没有那个必要。”周兴和对此很自信,“私拆私毁信件是犯罪的行为,人家是国家办的邮政局,他们根本没有必要那样做,我们也没有必要费那个精神。”
“那……好吧。”许主任只好点头应道。
可,几个月后,种种迹象表明,某市邮政局打来的那个匿名电话,恐怕还不是空穴来风。这时,周兴和对办公室许主任反映的那件事,也有点怀疑起来。那一天,他叫来了许主任。
“你们统计过没有,今年我们通过邮政局发出商业信函一共是多少件?”周兴和问。
“这个我们有详细记载,从2002年4月8日起,至今已通过邮政局发出2096110件,已经印刷好的还有400000件没发走。”办公室许主任回答。
“这就奇怪了。”周兴和沉思了一阵,缓缓说道,“这批商业信函,大部分是彩印的画册和报纸,光印刷费我们就花了1700多万元。100多个装信人员的工资、信封印刷费、邮费已支出400多万元。既然已经交出了200多万件,为什么今年这么反常,客户几乎没有什么信息反馈,近一段时间以来,也几乎没有客户上门了呢?”
是啊,眼前反常的怪状,不得不令周兴和感到有些怀疑了。根据往年的经验,这些信函发出之后,每天至少要接到全国打来的五六十个咨询电话,每天要接待来公司参观考察、洽谈业务的客户十几批,可今年的发信量比往年增加了1倍,怎么会一反常态门可罗雀呢?
“我还是怀疑,邮政局是不是真的把我们这些邮件当成废品卖了,他们根本就没有给我们邮寄出去!”许主任又旧事重提。
“照常理,这种事情根本不会发生哪!但现在的情形,让人不得不心生疑问呀。”
往年,公司的信函都是通过成都市邮政局发送,他们的服务质量是让人无可挑剔的。由于近年来邮政和电信分家,他们的业务竞争日趋激烈。星河公司因每年的商函发送量大,一年要发送邮件200余万件,自然成为各家邮政局争夺的对象。今年3月,某市邮政局通过朋友,找到星河公司,愿意以低于成都市邮政的价格,帮他们发送邮件。周兴和碍于朋友面子,又因为家乡情结,所以才舍近求远将业务从成都转到了绵阳邮政局。刚开始,他们也派公司人员到邮政局了解过,据汇报,他们的工作的工作应该还是认真的呀!
周兴和想了想,对许主任讲道:“这样吧,你分别打电话询问一些熟悉的客户,至少要问上一二百家,问他们收到我们的信函没有?如果他们大部分都没收到,你们确实要派几个人追踪一下这些邮件的去向。”
“好吧。”许主任答应道。
“你回来!”周兴和又叫回了主任,嘱咐道,“你去和周副总他们商量一下,对于客户反馈的信息,你们追踪邮件的去处,都要留下确凿的证据来。”
“这我知道。”
随后发生的一切,果然不是空穴来风。星河公司连续打了几天电话,询问了一二百家客户,几乎家家都没收到他们的信函。
“这就怪了,说不定问题就发生在邮政局的邮路上。”周兴和闻言更是疑窦丛生,他想了想,对公司副总经理周开洪吩咐道。“这样,你派我们的职工,24小时在邮政局周围不间断地巡睃,看看这些邮件到底送到了什么地方?”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周兴和他们认真一查,果然在某邮政局内,查出一起轰动全国、在世界邮政史上罕见的毁损邮件丑闻来!
2002年10月3日晚,无月无星。
这几天,正是国庆放假期间,按照周兴和安排,星河公司轮番守在邮政局的职工张某和冯某,这天晚上8点多钟,他们突然发现有5辆三轮车,装着若干个胀鼓鼓的麻袋,摇摇晃晃从邮政局大门出来。三轮车后边,紧跟着说说笑笑的2男2女。张某认得,蹬三轮车的几个人,是长期在邮政局附近转悠的收荒匠;那几个男女,则就比较面生了。两个忠于职守的职工照例不露声色上前查看,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叫他们大吃了一惊!原来,在没有完全封装好的麻袋口,他们发现了一扎扎熟悉的信封和宣传资料——他们揉揉自己的眼睛,没有错,这就是从公司运到这里的信函和宣传资料!
这些三轮车,要把已经损毁的邮件拉到什么地方去呢?两位职工没有打草惊蛇。他们悄悄尾随着三轮车,眼看他们从大街转向小巷,转弯抹角一路前行。约莫半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一个十分僻静的地方。在几间破烂的房子前,早就有人在那里等着他们。
几句简单的对话后,那几个男女就指挥三轮车夫卸下了车上的麻袋。十几个麻袋打开,张冯二人躲在在暗处,看见里面装的全是捆成一叠叠的信封和资料!紧接着,两个男人亲自过称,老板娘廖玉兰付给其中一男750多块钱后,几个男女轻松愉快地离开了废品站。
“周总吗?”张某将眼见的情况用手机如实向周兴和作了汇报,“邮政局把我们公司的商业信函,用三轮车拖到废品站卖了!”
“你们真的看清楚了吗?”此时,周兴和正和家人在外度假,他听见职工的报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放心地又追问道。
“没有错,他们是用5辆三轮车运的,还跟着4个男女。”张某肯定地说道,“这个废品站,是国强废品收购站第12门市部。”
“他妈的,简直无法无天!”从来不说粗话的周兴和在心里恨恨骂了一声,但他立即冷静下来,对吩咐两位职工道,“你们先不要惊动他们,一个人盯住废品站,一个人还是盯住邮政局,我们马上赶到现场来处理!”
莫名其妙盗窃案
现场触目惊心,让人惨不忍睹!
周兴和得到职工报告,当即放弃了休假就往事发地赶去。5月5日下午,当他心急火燎地赶到那里时,两位职工告诉他,5月4日晚上,还是那几个男女,又指挥4辆三轮车从邮政局拖出十几条胀鼓鼓的麻袋,同样卖到了那个废品收购站。这回,他们卖了800多块钱。
当周兴和等人赶到现场时,废品收购站破烂的库房里,确实堆着几十条麻袋。打开倒出一看,千真万确,确实全是一叠叠星河公司的信函和资料!面对那大堆大堆分拆开来崭新的信函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错了!愤怒使得周兴和脸色铁青,他真像被人喂了苍蝇,翻肠倒肚起来——他撞破脑袋也不敢相信,堂堂的国家邮政局,竟然会干这样无法无天的事!从他做孩童起,这样的事,那简直是闻所未闻哪!
周兴和的儿子、担任公司副总的周开洪拿出摄像机,当即将几个杂工还在分拆信函的场景拍摄下来。
当天下午4点钟,周兴和打110报了警,半个小时后派出所两名警察来到现场,但他们只是淡漠地看了一下,转身就准备离开。周开洪忍不住提醒他们:要不要做一个现场笔录?一名姓杨的警察才极不情愿地掏出笔,草草做了个笔录。
两名警察走后,周开洪见两位警察的态度如此冷漠,实在不放心,他又打电话到法院咨询。一位法官建议说,在此情形下,应叫警察封存现场,进行证据保全。周开洪立即驱车前往派出所,请求他们封存现场物品,但被拒绝。
既然如此,周兴和当天晚上只好求助于新闻媒体,向他们举报了邮政局个别工作人员的不法行为。真有这样的事么?这真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奇闻。成都一些媒体的记者们闻讯火速赶到了事发地,对事件进行了初步采访。
《十万信函“寄”到了废品站》,10月6日,成都一家报纸率先披露了星河公司信函被卖到废品站的这一奇闻,随后国内数十家媒体纷纷播发或转发了这条新闻。在记者们采访废品收购站老板时,这家老板声称,10月4日晚被卖到他那里的信函共2500斤,共有10万封左右。
第二天,四川电视台《焦点》栏目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一位姓白的大姐提供了更让人震惊的事实:她在废品站还看到了一大麻袋私人的信函。这位大姐说,有个封信里还夹了张一个小女孩的照片。那个小女孩很漂亮,大大的眼睛、卷卷的头发,笑起来还有一对小小的酒窝。
与白大姐同样在这里看到过私人信件的还有许多人,有些人拆开信件,看到人家的私隐处,还相互插科打诨,嘻嘻哈哈一起疯笑不已。
四川一家旅游产品公司的老总告诉记者,该公司在该市邮政局提交了50万封信函,可也几乎没有任何收效。他的这些信函多次查无下落,也怀疑这些邮件遭受了与星河公司同样的命运,被“寄”到了废品站来。
与此同时,事发所在地检察院应星河公司请求,出动人员到废品收购站封存了现场的22麻袋信函。第二天上午,在检察院的要求下,废品站出钱请人对这些信函进行清点,34名杂工从上午9点一直数到晚上8点,才把这些信函数完,总数为近18万封。
此事一经媒体披露,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成都等地像炸开了的锅,政府、邮局的电话几乎被市民打爆,人们纷纷谴责这种“极端违背职业道德和公众信誉”的行为。
在沸沸扬扬的强大舆论压力下,当天下午,一名男子到派出所自首,声称对10月3日、4日两起信函被卖事件负责:“这些信函是我一个人偷的,与其他人无关。”经查,这名叫李常春的男子,是邮政局商函处理中心业务主管钟某的姑父,事发前在邮局打杂,有时也帮忙盖盖邮戳。
事到如今,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又接二连三发生了。
3天后,该市公安局在受到市政府“感到非常被动”的批评后,迅速成立了由刑警支队牵头,区公安分局配合的专案组,负责对此案进行侦查。他们在10月8日宣布接手此案后,在没有知会检察院、并与检察院办理移交手续的情况下,将封存的邮件从废品站移走。并向媒体宣布所有信函只有6万余封。而成都等地的媒体则得到有关部门的警告:未经批准,对此事一律不得报道。
直到10月16日,该市政府通过当地媒体,宣布此次信函被卖事件是一起盗窃案。再经一番波折,10月23日上午,市公安局一位领导才接受了记者采访,向媒体通报了“案件侦破过程”:这起“盗窃案”涉案人员共有2男3女。两个男的一个叫李常春,一个叫王晓云,他们都是农村人。9月30日下午,李常春找侄儿钟某要了钥匙,当晚住进商函制作室,看到成堆的信函后,此人“动了邪念”,心想“老子偷他几捆去卖,他们也不会知道。”之后,李找来其余4人,一起在商函中心分拆信函整整两天,然后将这些信函卖给了废品收购站。“此次事件纯属李常春等人的个人行为,是一起偶发的盗窃案件!”公安机关对此做出结论道。
果真像该市警方所说,这是一起盗窃案件吗?
强权与弱势群体
天气渐渐冷了起来。
尽管有关部门对媒体提出警告,但国内不少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良心的记者们,仍抓住这个有典型社会意义的“盗窃案”,深挖细作穷追不舍。到了10月下旬,各路媒体的记者们在采访期间,发现两地的市民普遍对该市警方的结论持怀疑态度。
市民们提出一连串疑问:一、如果说是盗窃,偷盗者一般会选择那些值钱的、轻易到手而不容易发现的东西下手,为什么会选择目标大、费事又不值钱的信函,当做废品卖呢?二、大约18万封数量巨大的信函,星河公司动用了10名员工用了10多天才装好,李常春几个人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拆分完并捆好呢?三、既然是偷盗,偷盗者一般都会在赃物到手后,选择离开现场后再进行分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从容不迫在办公地点进行分拆,不怕被人发现吗?四、盗窃者们在工作场所作案时间不短,盗窃的数量如此之巨大,几次大张旗鼓雇车招摇出门,至少门卫应该发现,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制止呢?
如此结论,漏洞百出。所有疑问,很难自圆其说。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记者质疑道:“说这是一桩盗窃案,显然是欲盖弥彰。一个放牛娃,怎么敢把主人的牛卖掉了呢?”
而且,李常春的爱人曾如实地对乡邻说:“常春坐班房期间,各种费用是邮政局支付的。”当地81岁的老人田如珍说:“常春这娃儿,是个老实人,从小就不拿人家一针一线,说他偷东西我不相信。”84岁的老人李永成说:“他们一家人很清白,祖宗三代没有人做过贼。”李常春母亲流着泪说:“这个事把我们全家害惨了,出门走路都不敢抬头。”
10月中旬,一批北京媒体的记者在掌握了大量证据后,他们联合署名向该市政府发出传真,指责公安机关在侦查此案过程中销毁证据,掩盖事实办假案,这自然引起公安局不满。因为仅仅一个细节就能说明问题:警方在宣布案件终结时,说被盗的信函只有6万余件,这与检察院封存时的数字有着巨大的悬殊啊!另者,那多出来的10余万件信函,警方又说商函公司已给星河公司发送走了。记者们不禁要问:那已经拆毁的数量惊人的信件,又如何请人复原装封发运的呢?
记者们又问:星河公司从这年3月起,一共交给邮政局250万封商函,到底有多少发送给了客户,又又多少被送到了废品站呢?
当地邮政局1名干部出于义愤与同情,悄悄向周兴和他们透露了一个数字,该公司的250余万封信函,被邮政局送出去的还不到10万封!而且,据周兴和他们调查,商函公司开始是运到四川江油造纸厂以每公斤0.44元出售,以后又直接用邮车运到途中的德阳、广汉等地造纸厂以每公斤0.40元出售,总共卖出废品款近100万元!
2002年11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他们排除种种干扰,以《商函“寄”到废品站》为题,向全国人民进行了公开报道。节目主持人翟树杰最后不禁发问:这种商函“寄”到废品站的怪事,在全国范围内,到底还有多少呢?
与此同时,新华社、《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内外200余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现在的‘邮政规则’,由邮政行业制订。这种数十年不变的规则,不知贻误了多少工作,损害了多少民众个人和家庭的利益;这种规则,变相地溺爱、宽容、庇护、保护了坏人坏事,导致了个别邮政职工工作不负责任,作风粗暴,侵害邮政消费者利益成了合理化、合法化。”四川南充一位叫袁孝正的先生给全国人大写信道,“在这种规定的庇护下,盗拆(偷)邮件,甚至公开化的情形一年比一年严重;加之邮政消费者大多又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个人,本来是邮政人员的差错造成了严重后果和消费者精神、经济上的损失,到头来他们还反咬一口,推脱一切责任;就是有责任,也不承担或不负任何责任;消费者在气极情况下走上法庭,个别法官多是帮邮政说话,不帮弱势个人说话。这些消费者为此喊天天不应,入地地无无门,只有带着冤屈进棺材了……”
是的,这位袁先生看问题确实是入木三分。
然而,在强权面前,舆论的力量有时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中国《成语词典》上才有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一说。
事到如今,该市邮政局非但没有一丝赔礼道歉、赔偿星河公司损失的意思,反而有恃无恐振振有辞地给星河公司发函称:“贵公司与我下属商函公司签订的协议无效,我局不予认可。除此次被盗的10余万封商函外,其余250余万封已全部及时准确发出。按与商函公司签订的《协议》以及国家有关规定,贵公司应及时补交4—8月邮资费用及信封制作费81万余元。贵公司收函后,在一个工作日内必须迅速交纳,否则我局将依法清收!”
周兴和接到邮政局的这封措辞强硬的公函,他真是欲哭无泪!既然你邮政局单方面宣布,星河公司与商函公司的《协议》无效,那你们凭什么又要按无效的《协议》向星河公司索款呢!来函根本不是协商解决问题,而是向星河公司发出了最后通牒——世界上竟真有如此横行的衙门,如此霸道的部门!你邮政部门把我邮资收了,邮件卖了,退一万步讲,即使是偷盗,你们也有管理不善的责任,你们不但不道歉赔偿,反倒要叫消费者再交钱,世上哪有这样的强盗逻辑和霸王作风!
他们采取的是倒打一耙、贼喊捉贼的策略。
末了,周兴和义愤填膺地往桌子一拍:即使自己倾家荡产九死一生,也要和这帮无法无天的人对簿公堂;即使官司输得一败涂地,也要让全国人民看清有些人道貌岸然背后的丑恶嘴脸!
为维权虽败犹荣
在中国这块特殊的土地上,要和强大的对手打官司,个中艰辛,周兴和当然深知;打维权官司的曲折艰难,周兴和更是刻骨铭心。
2007年6月,他在四川大学给大学生们的演讲中,曾举过好几个当今中国公民维权令人辛酸的案例。我们不妨摘出其中一个,以佐证周兴和打这场官司的艰辛。
当年的“养猪大王”刘定国,想来人们绝不会陌生。
2003年7月,香港《凤凰周刊》曾刊出一篇人物专访,标题叫住《“四川首富”十年上访路》。文章的前言为:因一纸误判,刘定国抛下事业,开始上访;10年后,他终于找回说法,但“四川首富”的桂冠还能追回吗?
2001年12月28日,《成都商报》刊发专题报道,标题叫住《刘定国,巨人定格在1993年》。文章的导语写道:无论是因为变故还是自身,刘定国从来没有完成那关键的一跳。40岁的刘定国是万元户,50岁的刘定国是千万富翁,60岁的刘定国仍然守着那11.7亩地。
2003年10月10日《城市导报》一则新闻,标题让人耳目一新:《法院请律师打官司——新鲜》。报道的是绵阳市养猪研究所刘定国,因法院错误查封“毁了一代猪王”,申请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判令安县人民法院赔偿经济损失700余万元。
2003年8月18日,《华西都市报》报道:刘定国十年冤案终于澄清,法院承认扣押其财产,是职权违法行为,赔偿经济损失86万元,创下最高国家赔偿。
刘定国到底是何许人也?他是四川赫赫有名的富豪刘永好、刘显合的老师,在改革开放初期,他率先劳动致富,被誉为全国“养猪大王”,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双扶”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农业科技致富能手、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几十项荣誉。
这个案件讲的是,由于当地基层法院草芥人命,假公济私,糊涂官判糊涂案,错误查封了刘定国的全部财产,查封了他的养猪场,致使他含冤走上了漫漫无涯的上访之路。在前后10年时间里,他倾家荡产拖着病体,跑遍了县、市、省及中央各个相关部门鸣冤叫屈,但这些部门画了无数个圆圈,让他在这些圆圈里疲于奔命,他沉冤难申。最后,他孤注一掷,冒险拿着国家颁发给他的全国劳模证书,到中南海门口喊冤,在得到站岗战士和接待人员的同情后,他见到了国务院一位副总理。在副总理的批示下,他的冤屈才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以上那些媒体的报道,详细叙述了刘定国早年是如何勤劳发家致富,在10年上访时间里是如何打工挣钱,如何将挣来的钱用于打官司苦涩的经过。但,他的冤案即使有了国务院副总理的批示、有了法院的赔偿判决、有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可国家赔偿他依然没有拿到一分钱!为什么呢?有关部门有关人员至少有他们的10条理由。
2002年初,周兴和回到绵阳,偶尔在报纸上看到,当年的“养猪大王”由于得不到国家赔偿,目前生活很是凄凉,靠乞讨的钱来治病和维持生计。他还听当地一位村民说,刘定国向他借了几次钱,每次借钱时都说,等国家把钱赔偿给他后他就还钱。可几年过去,连一分钱都没还给他。到现在当地根本没人敢相信刘定国了,也再没人借钱给他。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当时周兴和还听到有人说:“刘定国那个‘瓜娃子’,真他妈不会处事,法院已经决定赔偿他86万元,他该拿15万去送礼,其余的几十万他不早就得到了吗?”
周兴和听到这件事后,他很难过很辛酸。或许是命运相似,或许是惺惺相惜,周兴和这一天专门到绵阳去寻找了刘定国,将他身上仅有的钱全部掏给了刘定国,让他去医院看病买点药。望着当年那曾经踌躇满志风光无限,而今却穷愁潦倒失魂落魄的“养猪大王”,周兴和禁不住唏嘘感叹。
就连刘定国这样有名的人,鸣冤叫屈都落到这样的下场,那么,周兴和要打的官司,结局又是怎么样呢?
不管结局怎么样,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面对倒打一耙咄咄逼人的邮政局,倔犟的周兴和再也无法忍受了。2003年3月20日,他将一纸诉状递给了四川某法院,要求法院判定邮政局商函公司赔偿损失3000万元。北京、成都等地不少有良知的律师闻讯而来,愿帮助星河公司打这场行政诉讼官司。在这些律师分析了案情,收集了证据后,他们都认定,这场官司理所当然稳操胜券。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诉状递到法院,单是等着立案,就等了4个月,其理由是要补充证据。周兴和与律师四处奔波,用了很多时间来补充证据,但同样不行。
最后一位“高人”指点,补充的“证据”应该用信封来装。无奈之下,他们用信封装了1万元,递给了立案庭的吴某人。2003年7月28日,星河公司才接到法院的立案通知书。在交了法院12.4万元的案件受理费和其它诉讼费后,案件才得以审理。
尽管这场官司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还有有全国上百家媒体的关注,但一审判决认为这是刑事案件,犯罪人已得到处理,不但判星河公司败诉,而且反倒要赔偿邮政局邮费10多万元。星河公司当然不服,当庭表示提起上诉。但这上诉之路走得更是艰难,直到2005年初才在上一级法院立案,但却迟迟结不了案。
在立案、审理、结案等等环节中,整个过程简直是云里雾里扑朔迷离。在法院审理时限、双方举证期限、合议庭人员组成、收集双方证据、调取双方证据、法庭质询、证据采信、适用法律……这团乱麻中,就连专职律师们也难以理出个头绪——为了避免枯燥的过程赘述,我们就简而言之吧:直到2005年底,法院二审又判决星河公司败诉,其理由是信函里装的商业资料是“非法印刷品”!
把商品信息印成报纸样式,就因为标题是《星河科技》,而且这宣传资料上摘录的都是全国报刊公开发表的、关于星河公司的报道,这竟成了“非法印刷品”!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当今所有宣传商品的资料,内部信息相互传递的纸介质,也就无疑都要新闻宣传部门审批,否则都成了“非法”的了。
周兴和这回真正是理解“欲加其罪,何患无辞”这句话的深刻涵义了。为此,星河公司为2次官司又付出诉讼费、律师费100多万元。他们当年投资2000多万元做广告,计划创收1.5亿元,结果还倒赔了2000多万元!无奈之下,他们向全国和省市人大、各级行政部门和新闻单位反映情况,最后他们泣血呼吁道:
“这起合同纠纷案,自立案起,便经历了种种怪状。有人戏言堪称是一场标准的‘花样诉讼’;有人说,因为我们的对手是强大的邮政局,所以我们启动了一场在中国注定永远打不赢的官司!他们说,我们遭遇了世界邮政史上的一大丑闻,遭遇了一场六月飞雪的奇冤!虽然我们不敢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但事实表明,他们就像可怕的巫师,说出了句句无法逃避的谶言!
“我们深知,中国司法离真正的司法还有很大的距离,任何浪漫的想法都可能被斥为天真。但被这场官司拖得精疲力竭的我们,仍然甘冒被讥讽、鄙夷和不屑一顾的危险,真诚地请求法官大人们,再不要人为制造冤案,不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制造障碍!请让我们残存的一点点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能保留得久一些,更久一些!……”
这场沸沸扬扬的官司,虽在法官法槌的敲击下落幕,但它在中国司法史上所留下的影响,为当今中国的立法、司法和普法留下的思索,却远远不会结束——最公正的判决,是历史这位铁面无私的法官。
“打这场官司,它虽然把我们拖得筋疲力尽,但我虽败犹荣。它让全国人民看清了某些人丑陋的嘴脸,让我更学会了怎样与司法部门打交道,同时也让全国人民知道了四川有个生产绿色建材的星河公司,他们不畏强权,敢于与蔑视法律的垄断部门叫板!我相信,打这样有巨大社会影响的官司,将会促进我国法律的完善进程!”周兴和总结这场官司时说道,“世间一切事情,放弃应该放弃的东西,那是睿智;但放弃不该放弃的东西,那就是懦夫——我,对那些敢于践踏法律的强者,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与他对决到底!”
天方夜谭的故事
周兴和发明的环保轻型建材,不像发明原子弹和核燃料那样,属于国家绝密工程和专控物资,一般人想见一眼都不容易,更不要说有仿冒侵权之类的忧患了。
其它商品则不然。
当今社会,无论药品食品,无论衣袜鞋帽,假冒伪劣商品那是层出不穷俯拾皆是。报载,市场上“茅台”、“五粮液”之类的高档酒,有47%为假冒,“中华”、“云烟”之类的高档烟,有50%为伪劣品。
周兴和发明的以秸秆为原料的建材,从1993年起就申请了国家专利。到2001年,他已先后获得了9项国家专利。但先前,这些专利“藏在深闺无人识”,还很少招蜂引蝶。1998年,由于“秸秆轻体墙材”在亚太广场使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四川省科技项目招标时中标后,社会上不少窥测方向,幻想着一夜暴发的人,一看这个项目原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哦,秸秆,那漫山遍野不都是么?你周兴和能搞出来应用,我就不能搞出来卖钱么!
于是侵权效仿之风,像河滩上的野草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曾几何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知识产权似乎就是一壶白开水,谁都可以敞开喝几杯。所以,社会上种种怪状就令人防不胜防:一本正版的图书定价100元,而盗版的书只卖10块钱;一张正版的光碟卖20元,而盗版的只需卖2块钱。
1999年底,四川迅速就出现了2家以仿冒星河公司产品的厂家出现。到了2004年10月,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5年时间里,全国侵权厂家就达到747家!这些侵权厂家,以为生产秸秆建材就像吹糖人那般容易,比着葫芦画瓢,只要弄成型就是了。于是,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根本达不到产品质量要求,严重扰乱了市场。
非但如此,一些厂家除了大规模生产产品外,还明目张胆大量“转让”所谓“专利”。成都一家叫“金橙”的公司,凭借他们的社会背景,在全国迅速发展,仅低价转让“专利技术”就达98家!由于这些厂家没有核心技术,产品生产出来后,不到3年就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变质、发霉、变软、裂纹、反卤、结露等——试想,用这些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墙材来修建房屋,那将会危及多少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啊!
尽管周兴和对法院不抱太大的幻想,但他也只能依靠法律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来他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来他要为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讨个说法。
但,这无疑又是一场惨烈的拉锯战。
1999年,星河公司将侵权的绵阳一家叫“高强”公司告上法庭,官司历时1年多,法庭判高强公司侵权,停止生产,赔偿星河公司经济损失3万元。可,高强公司根本不执行法院的判决。1年之后,星河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不知什么原因,法院就是按兵不动。究其原因,他们通过案外人告诉周兴和,要法院执行可以,但必须先支付2万元的辛苦费和汽油费。本来赔偿款才3万元,在诉讼过程中的律师费和诉讼费,星河公司已支出了20余万元——你说,还怎么叫他们去强制执行?
如此,这家公司大概视法律无非是场儿戏,于是干脆更名为“仁和公司”,继续侵权生产仿冒产品,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同样,第二家侵权的金橙公司生产规模更大,他们侵权的手法与绵阳的“高强公司”完全一样,且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转让给客户,他们转让的所谓“专利技术”,超过星河公司1倍多——太有恃无恐明目张胆,周兴和一怒之下,2000年下半年,又将金橙公司告上法庭。
这个案件的审理是和审理高强公司同一家法院,审判该案的是该院同一班人马,采用的是同一部法律,审的是同样的侵权事实,打的是同一件侵权官司。可这时却出现一件咄咄怪事,法庭竟判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星河公司败诉,金橙公司胜诉!
得到这个审判结果,周兴和愤懑难捺,他前后给该案的审判长挂了10多次电话,要求她给个说法,可没有任何结果。周兴和又多次将电话挂到院长、副院长办公室。有一位副院长竟然不耐烦地对他说:“你要上告就上告吧!我不相信,一只跳蚤还能把被盖顶得翻!”
难道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由共产党干部说出来的话么!这情形,真有点像封建社会那“八字衙门大大开”的意味了。就是这一判决,仅在2002年,全国就新增侵权企业高达300余家!周兴和悲愤交集,就像前面所说的那位“养猪大王”刘定国一样,连续几年他也走上了告状之路。为打维权官司,他前后耗资300多万元,上告的资料加起来有上吨之重!
2001年6月,周兴和将金橙公司侵权案上诉至某高院,高院经审理查明后,撤销原判,改判“星河公司”胜诉。终审判决为:“金橙公司”停止侵权生产,赔偿星河公司50多万元。星河公司立即交纳了强制执行费,然而也不知什么原因,法院却久拖不执行。
在这期间,金橙公司不知又使出什么神通,法院又将此案重新审理。审理结果,星河公司又被判败诉!
星河公司再次申请重审,法院再次立案重审。审理结果,判决又颠倒过来,金橙公司又被判败诉!
金橙公司再次找到北京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据说付了一笔不菲的佣金,还上下左右打点了不知多少经济。法院再经过审理,判决再次颠倒过去,他们又再次胜诉!法院判决星河公司赔偿20多万元。
周兴和这时又接到检察院的抗诉立案通知书:“你不服法院再审的民事判决,向我院申诉,我院已决定立案审查。”
案件似乎走进一个无休无止的魔圈。
读者诸君看到这里,千万不要以为笔者是在杜撰一个天方夜谭般的寓言故事,这的确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
庄严的法律这时在某些人手里好像成了一个面团,随心所欲任他们揉搓,做馒头做包子做面条怎么都行。而“星河公司”和“金橙公司”呢?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游戏,排排坐吃果果,哪个小朋友的家长多给老师一点表示,那么那个果果就会分到那个小朋友手里。而老师呢,则把那诱人的果果玩弄得滴溜溜地转,像个新颖别致的玩具。
“现今的中国人,99.99%的人都进入了一个怪圈,面对社会腐败现象,第一是不敢检举揭发,第二是怕打击报复,第三是忍气吞声。”周兴和在大学的讲坛上,他对年轻人这样讲道,“这样的怪圈,已被某些腐败分子揣摩得淋漓尽致,所以更促使了他们有恃无恐、胆大妄为!中国有句古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周兴和,他们不让我活下去,我也决不让他们活得愉快轻松!”
野牛对狮子反击
“周总,你这样干绝对不行!”
星河公司资深的法律顾问魏教授,看了周兴和写的这份材料后,他连连摇头,竭力阻止周兴和将这份材料寄出去。
“魏教授,你的好心我领了。但,这件事我已经想了几个月了,决心已定!”周兴和决绝地说,“我如果不出这口气,憋在心里太难受,那样会生病的。既然要我生病,何不让他们也生回病!”
“你这样做,我是坚决反对的。”魏教授依然坚持他的观点。
“我知道你肯定会反对,我确实是忍无可忍。”周兴和固执地说道,“我已经豁出去了,他们要抓要关要杀,我已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我已经是死过两三回的人了!”
“周老板,说实话,以前我对你的印象还可以。”魏教授停了停,接着说道,“恕我直言,在这件事情上,你的做法好像农村的泼妇一样。”
“魏教授,你还真说对了,对待泼妇只能用泼妇的办法来对付她!”周兴和闻言回答道,“你已尽到了你的工作责任。我周兴和这个人,敢做敢当。我决心要做的事,九牛二虎都拉不回来!”
“不管你怎么说,我作为你的法律顾问,看到你走到悬崖边,不把你拉住,这是我工作的失职。”魏教授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在原则问题上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
“谢谢你,魏教授。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我的心情你理解吗?”周兴和见魏教授有些着急的样子,他冷静下来,想了想对他说道,“这样,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听完这个故事,就能理解我现在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魏教授有些疑惑地看着周兴和。
周兴和给魏教授讲的是电视中科教频道《自然传奇》中的一个故事:在非洲赞比亚大草原上,一群凶猛的狮子正在追逐着一群野牛,野牛们为了活命,纷纷四散逃离。危急关头,一头半大的野牛,被狮子追上并扑到了,要把它当做一顿美餐。小野牛拼命挣扎,逃到了河边上。未曾想一条蛰伏在河边的鳄鱼猛然扑了上来,咬住了小牛的后腿,狮子追上来咬住了小牛的前腭,一个往岸上拉,一个往水里拖。
正当鳄鱼和狮子拼命争夺这头垂死的小牛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面发生了!只见远处一头强壮的公牛凄厉地叫了一声,不顾生死勇猛地冲上前去,用它的犄角一下把狮子挑了起来,头一扬,猛地把狮子扔到了河里去!鳄鱼见状,赶紧一下松开血盆大口,逃之夭夭;其余十几只狮子,也被这头狂怒的野牛反常的举动惊呆了,竟然全都四散而逃!狂怒的野牛救下自己受伤的儿子后,不断爱怜地舔着儿子鲜血淋漓的伤口——那个情景,竟叫周兴和看着看着,情不自禁流下泪来!
“一头野牛,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都能那么奋不顾身地与凶残的狮子和鳄鱼决斗。”周兴和讲完这个故事,他有些动情地对魏教授讲道,“我周兴和这么多年拼命而获得的发明专利,在我眼里心里,它就是我的儿子呀!眼看狮子和鳄鱼就要把它吞噬,我难道还不如那头野牛么!”
“唉——”魏教授听到这里,只是长长叹了口气。
倔犟的周兴和,这时他确实已是一头狂怒的野牛,挺起犄角冲到了河边,要与狮子和鳄鱼争夺他的儿子了,确实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他拉回来!第二天,他将写好的这份材料印了上千份,毫不犹豫公开寄给了地方有关部门、有关领导、法院纪委、法院领导以及当事人等等。
这份材料,让旁边的人看了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有些心惊胆颤,暗暗替周兴和捏了一把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现原文摘抄如下,以飨读者:
司法败类审判长汤XX:
你故意轻判、冤判、保护假冒伪劣产品一案,现在省高院已改判,两家侵权在全国范围内粗制滥造产品,给当事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给国家税收的税收损失、伪劣产品给用户造成的返工损失达数亿元的后果无法挽回。作为本案的当事人在事业上算是强者,只想为那些无数被冤判的弱者说几句公道话。在大街上几次听人传说,你院一些法官早就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个别法官现钱多得无处存放,现在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原告起诉被告侵权同一个专利、同样结构、同样形状、同样的侵权方式。1990年原告开始创业,2000年两被告开始侵权。你院审判该案是同一班人马一个未变,却做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判决结果:一个胜诉,一个败诉。
少数司法腐败份子思想肮脏,又导致院领导代表法院盖上院章。当事人每次从你院大门经过,看起来外表堂皇,由于受司法败类的影响,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幻觉,好像里面是堆垃圾的地方。所以当事人向中央领导写信反映情况时的第一句话就写道:“只要第三者会勾兑,你院完全敢把合法丈夫判成奸夫案。”
黑社会办事讲个“义”字,必须遵守规矩。文明点的说法,人的行为准则要要个“度”字。就是普通老百姓,大街上捡垃圾的乃至乞丐他们也还知道做人的一定“道德”规范,办事还有个“先来后到”的祖训。可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院知识审判庭、审判该案的一班人马,连做人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都不要,只顾谁会勾兑就判谁赢。既然如此,还要那些狗皮法律干什么用?何不成立四个勾兑办公室:“语言勾兑”、“物质勾兑”、“金钱勾兑”、“色情勾兑”,谁勾兑得满意就判谁赢这样省事得多。
作为两案的审判长汤XX,你的灵魂结论不应该当审判长,建议你应该选择当“妓女”对社会危害不大,挣钱又多。汤XX你本来没有人格,我也无法对你进行人格侮辱,只是对你的灵魂实话实说而已。我倒希望你接信后正式起诉我,在审判过程中通过新闻媒介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通过新闻舆论监督司法败类少判冤案。作为神圣的法律让该案一班人马给践踏了,人民法院的威望让你再一次给贬低了。大街小巷、茶余饭后,老百姓臭骂司法腐败的愤恨增加了。还有正义感的领导、法官会被人们误解的。
目的与动机: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和长久地位,让更多的人与司法腐败作斗争,才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少判冤案,增强人民法律意识。
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兴和
这份材料通过邮局寄出前,周兴和已充分做好了被司法机关拘留、逮捕的思想准备,他给家人和朋友,特别是儿子作了一些交代和嘱咐。上千份材料寄出后,他哪里都不去了,每天按时到公司办公室,坐等法院或公安局的人来传唤或逮捕他。
“兴和呀,你胆子也太大了吧?”好心的朋友们闻听这件事,莫不为他担心,纷纷打电话或来到公司关心他,“你要知道,这是他们共产党的天下呀,他们要弄你一个小老百姓,就像掐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呀!”
“正因为这是共产党的天下,我才相信共产党反腐倡廉的意志和决心。”周兴和竟然振振有辞,“我就不相信,一家小小的法院,就能把整个共产党的天都遮黑了!”
“反腐倡廉那是共产党纪委和政府监察部门的事,你何必要去当这个出头鸟呀!”朋友们出于好心,还想竭力从旁规劝他。
“对于贪污腐败现象,连封建社会、国民党时期那都人神共愤,我不相信共产党政权能够容忍!”周兴和固执起来,就像一块捂不热的石头,“就是因为大家都装聋作哑,没有人愿当出头鸟,所以才造成那些腐败分子肆无忌惮、变本加厉。”
“兴和啊,你还是要多长一个心眼呀!”
“我是明人不做暗事,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公开的,材料上白纸黑字都落着我‘周兴和’的名字。只要他们能公开收拾我,就算有些绅士的风度,我个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恐怕,人家恐怕不会按照你的想法来行事哟!兴和呀,你想没想过,你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人家是一张大网啊!……”
奇怪,周兴和的材料寄出去后,他天天坐等穿着制服提着手铐的人来拘捕他,可两个月过去了,竟然来传唤他的人也没来——难道,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么?
抽屉里的拘留证
事情恐怕还不是那么简单。
2003年2月28日上午,周兴和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周兴和吗?”电话里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我是法院办公室,你3月5日下午2点半,准时到法院来。”
“什么事,你能给我讲具体点吗?”
“什么事?你自己还不明白吗!”电话里生硬地回答他。
“好,我知道了,绝不会迟到一秒钟。”周兴和在电话里回答。
3月5日,周兴和与魏教授准时来到法院。在门口,他给法院工作人员打了电话,他们将周兴和两人带进大楼。整座大楼今天很安静,好像都停止了其它工作,专门要处理一件什么重大事情。途经走廊时,周兴和看见一间大会议室里坐了将近100人,人人表情严肃,室内气氛凝重,墙上挂着宽大的屏幕,四周都是电视摄像头。很明显,这间会议室的人是来观看法院询问周兴和实况的。
走过大会议室,工作人员将周兴和单独带进一间小会议室,却把魏教授阻拦在了走廊上,连凳子也没给他一个。
小会议室里,坐着几个人。这些人更是脸色肃穆,表情庄重。那阵势,一点不亚于当年周兴和进防火检测中心时的情形。
“你坐下。”坐在中间的一位法院领导指了指他对面的凳子。周兴和坐下后,一眼就看见他面前的抽屉里有一张《拘留证》,上面已盖好法院鲜红的大印。
“无非又是给人一个下马威,想从心理上威慑瓦解人的意志罢了。”周兴和瞥了那张《拘留证》一眼,不动声色地坐下。
“这些材料是你写的吗?”坐在中间的那位法官扬了扬手里的材料,首先发问。
“是。”周兴和平静地答道。
“你邮到了哪些地方?”
“材料上不是已经写清楚了吗?该案的相关人员、院领导、纪委、上级有关部门,全国我都邮。”
“你说的相关人员,指的是哪些人员?”
“凡是使用我发明技术的人、正在准备使用的人,都属于我所提到的相关人员。”周兴和答道,“就连我在出租车上都听一个司机在说,‘我家正在装房子,就是不知道哪个是正宗产品’?所以也包括这些人。”
“你材料上提到的司法败类审判长,你凭什么这样写?”询问者提高了声音。
“她既不是司法败类,那是不是司法楷模?即使你们认定她是司法楷模,我代表无数老百姓也会认定她是司法败类。”
“你说我院一些人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有证据吗?”询问者的口吻有些威严起来。
“证据倒没有,证人倒是有。”周兴和依然平静地回答。
“请你把证人请出来作一下证词!”
“可以。那得请你们配合一下。”
“你要我们怎么配合?”质询者眼睛逼视着周兴和。
“反正你们那个院章又不值钱,已经失掉了院章的威严,你给我盖上一个院章,我去报社登广告寻找,广告时间20天左右。”周兴和依然不动声色地说道,“因为我是在大街上听说的,说你们这里有些人是千万富翁。我对这些人又不认识,只有登广告请他们出来作证。为什么要20天呢?因为很多人被你们法院整怕了,他们大部分不敢或不愿出来作证,每天登广告,20天内,我相信,总会有正义感的人出来作证的!”
“胡闹,登这个广告的章我们怎么能盖呢!”
“既然你们不愿配合,那我怎么能找到这些证人呢?我有证人,而你们心虚,这不能怨我。”周兴和停了一下,接着说道,“我敢向你们保证,20天广告过后,如果没有人来作证,我愿意被你们拘留、判刑。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们签字盖上手印,我确实是想把证人找出来!”
周兴和的想法是,只要有人同意登这个广告,那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其实,老百姓的传言固然很多,但也不全是空穴来风。就在当年,他们自己院里就揪出了一个千万富翁:执行局的副局长。反贪局从此人家里搜出现金700余万,还有11套房子,其中2套别墅就上千万!
暂时静默。
询问到此,关于“富翁”的问题似乎无法再深究下去,询问者换了个问题:“你说我们是腐败法院,有什么依据?”
“对法院工作的评价,全世界至今还没有成立一个权威的评价机构。电视里的那个刘罗锅说的对,老百姓心里有杆称。只要你们授个权,我给你们搞个民意测验,保证有上千万老百姓会签名,证明你们是腐败法院。这个工作不需要你们支付任何费用。”
“这个肯定不行。”询问者一口否决了周兴和的说法。
“你说我院是堆垃圾的地方,今天你到了这里,看见哪里堆有垃圾呢?”质询者继续追问道。
“我材料上说的垃圾,是指人的思想和灵魂的垃圾。”周兴和停了一下,接着说道,“我明明写的是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幻觉,幻觉就是受了什么刺激,等于在做梦。请问,法律上有规定做梦都要犯法的条文吗?……”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静。
出人预料的结局
魏教授被法院工作人员阻拦在会议室外,他只能站在走廊的窗户边,心急地听着里面的人对周兴和的质询。按他原本的想法,他是坚决阻止周兴和采取这样一种方式的——要知道,在他过去做法官的生涯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公开和法院、法官叫板的人呀!
随着时间推延,魏教授越来越站不住了,他不时焦急地看看表,不时在走廊上踱来踱去。按照他的经验,这场质询无非就是这样几种结局:一是根据周兴和的答辩,当场拘留周兴和;二是考虑周兴和是否构成诽谤罪,法院收集证据后,再决定是否拘捕他;三是法院自己理亏,此事影响太大,顾忌到社会的舆论,最后不了了之。
但魏教授推测,后者可能性不大。作为一个资深的法律工作者,他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感到尴尬和后悔。尴尬的是,他这样一个司法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在这里竟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后悔的是,先前没能有效地阻止住周兴和这种过激的行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会议室内,对周兴和的质询还在继续进行,而且火药味越来越浓。
“你诽谤我院,侮辱汤XX的人格,这个问题今天你要解释清楚!”质询者的口气显然有些咄咄逼人起来。
“人格?”看周兴和那样子,他今天真是不打算从这里走出去了,他加大声音反问道,“请问,汤XX她有人格吗?”
“你凭什么说她没有人格?”询问者步步紧逼。
“那请问,人格的标准是什么?”
沉默。没有人回答。
“还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年满18岁,就具有了民事行为能力。汤审判长比18公岁还多,她应该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她从事的工作是法院审判长,她应不应该依法办事?”周兴和也提高了声音,侃侃说道,“她没有依法判案,想怎么判就怎么判。我们说,就是黑社会的人还要讲个‘义’字。假设你们旁边有个黑社会办公室,我肯定会找他们而不找你们!”
周兴和说到这里,有些情不自禁了。他的这一番话,似乎多少感染了参加旁听的一些人,会议室里此时只听见他的声音:
“可是,你们这里有些人啥都不讲。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有企业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连普通的老百姓、大街上捡垃圾的,乃至乞丐他们大部分都知道一些道德规范,连农村的老农民都知道,推磨碾米有个先来后到。我90年代研制的该项目,被你们判给了2000年侵权企业胜诉。我把话说文明点,人的行为应该有个‘度’字,你们说,像她这样的审判长符合哪条人格标准?”
没有人插话。周兴和今天确实是豁出去了,他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所以,我建议她去当‘妓女’,去与不去是她的选择。我的建议完全是为你们法院声誉着想,完全是为了不让她再次践踏神圣的法律。建议他当‘妓女’,最多破坏两个家庭的婚姻,她如果继续当审判长,是在危害整个社会!”
“周兴和,你不觉得你这些作为很低级吗?”坐在旁边的一位法官插话了。
“你真说对了。不怕你们笑话,你们在座的文化程度都很高,我只有小学5年级的文化程度。但我记得小学里学过一篇课文,叫住《晏子使楚》。秦王想羞辱晏子,让人关掉城门,要晏子从旁边的洞口钻进去。晏子对守门官说,我访问的是秦国,贵国就应该打开城门让我进去;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那我只好从狗洞里钻进去!秦王只好下令打开了城门。”周兴和也不管在座的人对他讲的这个故事是否感兴趣,他自顾讲了下去,“秦王一见晏子,就说道,怎么你们楚国没有人了么?派你这么个矮小的人来!晏子说,秦王有所不知,我们楚国有个规定,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使臣,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使臣,我在楚国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你们国家来了!同样的道理,我周兴和对待高级的领导,就用高级的办法,对待低级的领导,只能用低级的办法!”
“你是在这里胡扯,对法院的人是污蔑!”有人已经恼怒,有人已经跃跃欲试起来。
“在这灵魂肮脏的地方,你们竟然天天还坐得住!据我所知,你们冤判的案子,就有60多件!”周兴和完全不要命了,他悲愤地大声讲道,“他们都是弱势群体,有的自杀、有的跳楼致残,有的走向乞讨,这些冤魂难民的名单,要不要我跟你们背一遍?……”
“你简直是胡说八道!”坐在中间的领导终于发火了。大概领导们还没统一思想,现在到底该对周兴和如何处置,他挥了挥手,“你跟我出去!出去!……”
“今天我到这里来,根本就没有打算要走!你们没看见我是带着皮衣、毛裤来的吗?我就等着你们拘留,然后把我暗杀。”周兴和顾不得法院的人驱赶,他继续说道,“我来之前,已经告诉了全国300多个新闻界的朋友,假如你们把我暗杀了,他们会在外省或者外国把我死亡的消息和原因报道出去,我到阴曹地府都会感谢你们。我已经是见过马克思的人了,死一回死两回都是一样的!但你们这种腐败法院是没有资格拘留我的。你们唯一的正确做法就是叫汤XX起诉我!我的动机是,维护共产党政权不被你们搞垮,你们要想搞垮共产党,老百姓不答应!……”
“出去出去!不要在这个地方打胡乱说!”法院工作人员将周兴和推了出来。
“等一等!”屋里有人叫住了周兴和。
“哦,现在你们决定要拘留我了吗?”周兴和回过头,走了进去。
“今天的记录,你还没有签字。”工作人员将记录递了过去。
周兴和愤懑难消,他接过记录本,两下就将前面记录的内容撕了下来,一下丢在了地板上。然后他在记录本上面写道:“今天法院我来过,以上记录未看。周兴和。”
“周兴和,前面的记录你最好还是看一遍。”工作人员提醒道。
“我还是不看好。你们要加害我、栽赃我,就在前面加上写犯罪的语言就是了。我要是看了,你们就没有这个机会了。”说完,周兴和转身就大步走了出去。
走到门口,周兴和看见魏教授在走廊里站了两三个小时,已经支持不住,蹲在了地板上。见此情形,周兴和心里很难受:魏教授退休前也是资深的法官,他的这些同僚们,怎么也不大气点,赏给老同志一个凳子呀!
怎么,法院的人竟然叫周兴和就这样轻松地走了呀!这个结局有些出乎魏教授的预料——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个法院的枉法者毕竟只是极个别人,他们的领导和法官们,绝大部分还是具有正义感和较高法律水准的呀!
辨识李逵和李鬼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菽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这话看起来文字似乎有点晦涩,其实不难理解。它是在忠告世人:做事如果只顾眼前利益,无论你一时获得多大的丰收,但绝对不长久,最终是会走上穷途末路的。
四川星河公司和成都金橙公司,就像一对狭路相逢的冤家,为了侵权和反侵权的问题,几年以来,一直都在进行着明里暗里的博弈。这种博弈,有时甚至是毫不留情的。他们数次走上法庭,各显神通,官司从绵阳打到成都,从成都打到北京,打得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前面说了,法院今天判这家官司赢,明天又判那家赢官司,莫衷一是让人无所适从。
问题的症结:两个面目相似,手中都抡着板斧的好汉,到底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四川经济日报》曾做过这样的报道:
“点草成金”竟让四川星河建材周兴和靠秸秆发家!毫不起眼的稻草经过一番技术处理,就可变成“黄金万两”的轻质墙材。这一“点草成金”的专利技术,引来众多投资者的明争暗斗,也使不少发财心切的商家不择手段大肆进行仿制。昨日,其发明人周兴和在成都向外界宣布,他已组织律师小组,从即日开始“清理门户”,首先将全国各地20家克隆其技术和产品的企业推上被告席。
据省建设厅和省科技厅有关人士介绍,秸秆综合利用这道世界难题,近年来首先在四川获得重大突破。四川农民企业家、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总裁周兴和花费10年心血,在技术上实现四大突破,终于成功运用秸秆开发出“五防轻体隔墙板”等一系列绿色建材产品,先后获得国家8项专利,并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环保重点推广项目、2001年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然而,就在发明人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在全国20多个省市办起了37家生产秸秆墙代替秦砖汉瓦的企业之时,却惊奇地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外形和技术相似的“克隆品”。1999年6月,周兴和在绵阳发现,绵阳高新区高强轻体建材公司生产销售与其专利完全相同的五防轻体隔墙板,随即将对方告上法庭。去年2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高强轻体建材公司停止生产侵权产品,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3万元。今年4月,周兴和又在成都周边市场邛崃等地发现了与其专利相同的五防轻体隔墙板,只好又将生产商成都市金橙环保轻质建材公司告至法庭。最让周兴和不安的是,各地已出现至少20家“克隆企业”,可谓防不胜防。据建材专家介绍,四川年产秸秆4500万吨,全国高达6亿吨,而目前通过各种方式利用的不足10%。若将其中的5%转化为建材产品,年产值就高达数百亿元。正是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令各方投资者纷至沓来。周兴和表示,不管花多大的代价,都要将官司进行到底。
星河公司和金橙公司的官司,除了前面所述的法院判决过程外,他们在专利局也有一番精彩的博弈。2000年下半年,星河公司起诉金橙公司侵权,金橙公司于2001年初以星河公司的隔墙板不具备创造性为由,要求专利局复审委员会宣布星河公司专利无效。专利局复审委于2001年5月30日发文,驳回金橙公司要求,确认星河公司专利全部有效。
而金橙公司又于2001年下半年,以星河公司隔墙板不具备新颖性为由,再次要求专利局复审委宣布星河公司专利无效。专利局复审委又于2001年11月26日发文,再次确认星河公司专利全部有效。事情延续到2002年上半年,金橙公司又联合绵阳高强公司,以仁和轻型建材公司名义,再次出面申请宣布星河公司专利无效。专利局于2002年5月24日发文,再次确认星河公司专利全部有效!
哎呀呀,这个扯皮的过程,就像在念一段“绕口令”,有时连笔者也念得有些糊涂了,念着念着也成了结巴。
这时,奇迹却终于发生了!
2004年初,金橙公司志在必夺,再次把他们的神通发挥到了极致。4月12日,专利局竟然否定自己过去几次言之凿凿的文字结论,再次发文,宣布星河公司的专利部分有效,部分无效!按照《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无效只能是两次,而专利局复审委却在第4次复审时,宣布星河公司专利部分无效!
什么叫我行我素?这就是。
周兴和得到这个结果,真是啼笑皆非欲哭无泪,没有办法,只好又起诉到北京某法院,打起一场行政诉讼官司来。这样一桩让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的官司,北京一家有名的专利代理公司和一个著名的律师,看完周兴和给他们提供的一系列证据,信心满满地告诉他:这桩官司是坛子里捉乌龟——手到擒拿。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终无回天之力,也灰溜溜地败下阵来。那家法院一二审判决,竟依然维持星河公司的专利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的结论!
“我们去沟通晚了一步,人家早已捷足先登。”那位律师抱歉地告诉周兴和,“你交的律师费,我们会一分不少地退还你。”
法律在有些当权者手里,似乎成了一条橡皮筋,长长短短可以任由他们拉扯——个中猫腻,当事者自然心知肚明。算了,恕不赘述。还是让后来的事实作出公正的判决吧!
狭路相逢仁者胜
在整个打官司的过程中,周兴和与金橙公司法人代表陈显翔,在茶馆里有过两次颇具绅士风度、而又心照不宣的对弈。
“周总呀,你老兄这回官司又输了。”当北京那家法院二审判决下来后,陈显翔很客气地请周兴和喝茶,他有点志得意满地对他说道,“我劝你最好还是不要再做那些无用功了。”
“不错,这回官司我是又输了。但你恐怕不知道,我又向省检察院提起了上诉,这官司我还要一直陪你打下去呢。”周兴和淡淡笑了一下,“就你一个人玩,那多没意思!”
“官司再打下去,我当然还要奉陪。”陈显翔惊了一下,但随即就不动声色地把话锋一转,“老周呀,不过,我实话告诉你吧,目前我的企业已经发展到将近100家了;成都市场,我们已经占了80%的份额;而且我有墙改办的支持,而你没有——就凭这三点,就注定我胜利了。”
“老弟呀,你恰恰说错了。”周兴和礼貌地而诚恳地回答陈显翔,“你说到的这三点,照我看来,都不具有优势。其中任何一点,都可以让你的公司一蹶不振——何况,你还三点都占全了呀!”
“哦,周哥,你这话有点危言耸听吧。”陈显翔踌躇满志之下,又不乏谦虚谨慎,“你能否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有领导支持你是好事,但你得花时间精力去笼络、奉承他们,每个人你都要伺候好,只要你对其中一个人有偏心的话,他肯定就要吃醋了,反过来就可能要收拾你。”周兴和平静而诚恳地继续说道,“第二,最要命的是,你没有掌握到产品的核心技术,你的产品质量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一旦出了质量问题,那些领导最多帮你一两次吧。然而,我们生产的是建房造屋的建筑材料呀,质量问题是个长久的祸害,它关系到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老弟呀,到哪个时候,哪个得了你好处的官员再敢继续维护你,除非他官帽也不要了!……”
“那,第三点呢?”周兴和的这番话显然戳到了陈显翔的软处,虽然他依然显得若无其事,但说话的底气明显减掉了二分。
“第三,不错,你有98家分公司。但由于你没有核心技术,却又无限地扩张,难免泥沙混杂,更难保一家公司都不出质量问题。只要一家公司出现问题,一颗耗子屎就打坏一锅汤,就能把你整个金橙公司弄得臭名远扬。这样,你还能维持多久呢?”
“哈,周总,我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陈显翔有点自嘲地笑了起来,“你恐怕是狐狸吃不到葡萄,总是说葡萄是酸的吧!……”
“陈兄,你记住,今天是2002年4月21号,我是在这光天化日之下说的这些话,勿谓我周兴和言之不预呀。”周兴和并不生气,依然淡淡笑了一下,“我敢说,不出3年,我的预言就会变成现实。”
“这我当然能记住。”陈显翔大度地笑了,“如果让你说准了,到时间就由我请客!”
难道,周兴和真还学过巫术不成?
哈,后来的事实证明,周兴和这回还真是当了一回巫师,他对陈显翔所说的话,果然句句都成了谶言!就在他们在茶馆谈话的这一年,金橙公司更掀起了扩张浪潮。但这浪潮表面看来是汹涌澎湃,实际已是暗流涌动泛滥成灾。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的产品没有核心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接二连三出现质量问题,造成旗下不少分公司官司缠身,不但产品销不出去,而且债台高筑。随着法院的判决,不少分公司继而纷纷倒闭。其中最典型的是山东日照分公司,他们吞下苦果,哭诉无门后,竟主动到成都找到星河公司,愿意给他们提供证据,协助起诉金橙总公司!
金橙公司这座宫殿,虽说看起来金碧辉煌,遗憾的是它的基础建筑在了沙滩上。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扯皮官司越来越多,为打官司几乎耗尽了他们的物力财力。加上这些官司理不直气不壮,难免又要加倍付出人情费和律师费来进行“勾兑”。但官司打到最后,几乎都以金橙公司败诉告终。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这又应验了周兴和所说的那样,过去那些吃他们用他们、拍着胸脯支持他们的“领导”们,这时也不讲义气了,像甩一块抹桌布一样,轻易就把他们抛弃了!如此一来,金橙公司路越走越窄,生存空间是越来越艰难。
这期间,星河公司还采取了另一个策略,为了击败那些侵权公司,他们生产的优质“五防轻型建材”,宁肯不赚钱,以低于那些侵权公司的价格进入市场,在市场上不断站稳了脚跟。
当年底,陈显翔果然又接到省检察院送达的法律文书。检察院决定立案审查金橙官司侵权案,并同时向法院出具了抗诉决定书。山穷水尽,陈显翔思前想后,他找到了周兴和。
“兴和,事到如今,我们就打开窗子说亮话吧。”依然是在茶馆里,陈显翔诚恳地对周兴和说,“我们公司刚开始是把秸秆做建材这东西看得简单了些,但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确实缺少点核心技术……”
“其实这你点早该意识到,建筑材料这东西,是百年大计的事。尽管你的产品暂时进入了市场,说句刻薄点的话,那无疑是谋财害命,因为它的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身家性命啊!”周兴和见昔日的对手一脸诚恳,也真诚地对陈显翔说道,“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的事你知道吧?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啊!事到如今,你们还好,只是经济上遭受点损失,但亡羊补牢还犹未为晚,或许早点不干了还是件好事呢!”
“秸秆建材这东西,我们用的同样的原料和材料,采取的是同样的工艺和工序,可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呢?”陈显翔叹了口气,依然还是有些不解。
“我告诉你吧,美国一家公司将我们的产品、原料、材料拿回他们国家,经过两三年的化验、分析和试验,也没能把这个东西彻底搞明白。”周兴和停了停,接着对陈显翔说道,“最后,他们只得以150万美元,才买了我们1项专利——我想,他们的化验、分析和试验条件,应该不比你们公司差吧。”
“我承认,这种产品是侵犯了你的发明专利……”陈显翔拿出省检察院的抗诉受理书,依然诚恳地说道,“这官司,看来是没有什么打头了。”
“你以为,这几年,我就愿意打这些莫名其妙的官司么!”周兴和说,“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呀,你如果早点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都不知道少花多少冤枉钱呀!”
“周哥,干脆,我来投靠你,我们一起联起手来干吧!”陈显翔似乎下了最后的决心,“我现存的设备、人员、材料、用户、关系……”
“那不可能!”周兴和很坦率地回答了这位昔日竞争对手的提议,“我这个人你知道,脾气很古怪,首先我从感情上接受不了;其次用户们见我们在一起干,会分不清到底是哪家生产的产品——这个世界天地大得很,凭着你的能耐,干什么不能发财呀,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你这样说我能理解。”陈显翔大度地说,“年初的时候我就有过承诺,如果你说准了,就由我请客——今天就让我请客吧。”
“哈,一句玩笑话而已,我看你大可不必。”
市场不相信眼泪。大浪淘沙,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滩上最后留下来的总会是闪光的珍珠和贝壳。这又应了另外一句俗话:“断了线的风筝尽管你没有了束缚,但无论你飞得再高,最终的命运,一定会翻落在泥地里的。”
到2004年12月,金橙公司在全国的98家联办分厂已无1家存在,这个公司在茫茫的商海中颠扑了一阵,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公正判案服民心
过了冬至,路边的银杏树叶变得晶莹炫目,一阵寒风吹过,片片叶儿像一只只在风中翩翩飞舞的蝴蝶,,把天空和地面缀上赏心悦目的色彩。星河公司门口,几个工人正在安彩灯挂灯笼,过年的气氛一天天浓了起来。
“小董,你去办几件事。”这一天,周兴和情绪很好,他叫来了办公室主任,给她交代道,“你去请一支军乐队、锣鼓队、狮子队、彩旗队,弄得越热闹越好!”
“周总,离过年还有几天哪,你现在就请这些队伍来,要干什么呢?”
“这些你先别管,我自有用处。另外,你再去广告公司去做一块大匾,挂上红绸,匾的内容就照着这个做。”周兴和说着递给董主任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字:“公正判案服民心”。
“你这是要给法院拜年送匾吗?”董主任看了看那张纸条,有些疑惑。
“是啊。”周兴和看董主任站在那里有些不解,他接着说道,“人们常说,只有公正,才能有公平;只有公正,才能体现正义。法院如果不公,我们当然要和他们赌气;但如果人家做得好,公正判案,我们当然也应该给他们拜年送匾哪!”
“好,我马上就去办。”董主任明白过来。
“你不忙。”周兴和接着又对她说道,“这些事办好后,你通知全体职工,明天都参加这次活动,大家都穿整齐一点,精神要饱满。另外,你再告知一下省市报社、电视台的记者,就说我们星河公司明天要专门去给法院拜年送匾!”
“通知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他们能来么?”董主任低声问了一句。
“你告知他们,我相信他们肯定会来。”
是呀,新闻媒体他们需要的是新闻,一个基层单位给法院拜年送块匾,这算什么新闻呢?
但,星河公司给法院拜年送匾,那可就另当别论了!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年,星河公司在省里 “秸秆综合利用” 项目中以第一名中标后,他们的名气越来越大,算是远近知名的企业;二是农民发明家周兴和的名字和形象,近几年更是频频在荧屏和报端亮相,也算是此地知名人士了;三是他们为维权,与侵权单位打的官司有上百场,从绵阳打到成都,从成都打到北京,有好几桩官司更是轰动全国,与法院的渊源最深;最具新闻价值的是,为打官司,他们曾一度与法院的关系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弄得社会舆论纷纷扬扬,而今他们却主动要给法院拜年送匾——这就是文明共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典型事例呀,岂不是新闻!
消息传到法院,法院的领导们听说来拜年送匾的星河公司,这次是大动干戈、敲锣打鼓、人马浩荡,据说还有十几家新闻单位要到现场采访,除了感到意外,当然也感到惊喜。
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自2003年周兴和与法院闹得不可开交后,不知是谁告诉了他们,说法院一位领导给下属打了招呼,以后凡是星河公司的案件,一律都要判他们败诉。如此一来,周兴和好像专门要和法院赌气似的,还真成了“官司大户”。他们三天两头,就往法院跑,就有案件起诉到法院,据说,最多的一天竟起诉了6个案件!
不但如此,周兴和还专门打电话告诉法院领导,真叫领导们有些哭笑不得。周兴和告诉他们:凡是星河公司的案件,他希望法院一律都判败诉!如果他们只要判了胜诉,他就立即会上诉,要求上一级法院改判败诉——起诉者要求胜诉改判败诉,那岂不是全国首例离奇案例么?这,恐怕又该是一桩让社会感兴趣的新闻了。
到最后,星河公司的案件越来越多,连法院立案庭的人也烦了:怎么星河公司的案件这么多!他们应接不暇,干脆都退回叫补充证据。来回退了几次,周兴和跑到法院立案庭对他们说,你们只要给我出个说明函:我院决定从此不再受理星河公司案件,我保证以后绝不再来找你们!无奈之下,立案庭只好立案,但到最后,连办案人员也不愿审他们的案件了,最长的案件在法院搁置了5年之久!
星河公司和法院赌了几年的气,而今,他们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又让法院领导感到惊喜的是,尽管这几年他们依然判了星河公司不少案件败诉,但他们不但没有再和法院较劲,而且现在竟然要主动来拜年送匾!当年的“官司大户”而今能有这样的举动,这真像媒体所评价的那样,不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典型实例,也是法院改变工作作风、依法判案,并取得工作成效最好的证明呀!
“说实话,我们这回给法院拜年送匾,确实是真心诚意、发自内心的。”周兴和对新闻媒体的记者们说道,“这几年,法院领导,特别是他们院的何审判长、刘审判长等法官,前后审理了我们20余个案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他们没喝过我们一回茶,更没收过我们一分钱的礼。还有两次审理过程中,我还对他们说过非常难听的话。但他们不计前嫌,坚持依法办事,秉公办案,讲程序讲道理,很有水平,确实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和法官的素质!他们审理的这些案件,虽然我们败诉居多,但我们输得心服口服。所以我们特制的这块匾,叫住‘公正判决服人心。’”
要过年了,成都街头已是张灯结彩。这一天,更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引来无数路人伫足观看。星河公司的队伍,彩旗飘飘、军乐铿锵、锣鼓喧天、龙腾狮跃。一块精致的大匾披着红绸,由人抬着行进在队伍中间,匾上“公正判决服人心”几个大字,更是扯人眼球。这队人马整整齐齐,浩浩荡荡热闹非凡直往法院走去。
来到法院门口,当地的新闻媒体,已有好几台摄像机、无数的照相机的镜头对着这热闹的场面。据说,当天到这里来采访的有17家新闻单位,有29名记者。临近春节,这里成了花的海洋、歌的海洋、欢乐祥和的海洋——企业家与法官们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个场面,自然成为这个城市当天的一条新闻。
送匾的是出自内心。
接匾的自然感到十分欣慰。
“公正判决服民心”,这条新闻被《中国法制报》的记者抓住,他们对法院和星河公司深入进行了采访,挖掘出了这条新闻背后更多的故事,最后被他们写成了长篇通讯,在法制报上登了一个整版,在国内引起人们的热议。据说,这个典型的事例,曾被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在大会讲话中提及过。这位领导讲: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呀,其实是最淳朴最善良的。基层法院如何判案,他们心中是有杆称的!你们判案不公,人家当然要骂你咒你;你们判案公正,老百姓就会敲锣打鼓给你拜年送匾!
“我这个人敢爱敢恨,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对正直无私的法官,我从心底里钦佩,甚至敬畏他们,他们是国家的脊梁,老百姓的青天;对贪赃枉法的法官,我从心底里鄙视,甚至痛恨他们,他们是共产党中的败类,社会肌体中的蛀虫!”
笔者在采访中,周兴和谈到这些年与司法部门打交道时,他这样说道。 |